心臟血管外科 - 衛教文章
主動脈剝離手術說明
ㄧ、手術方法:
1.. 主動脈剝離症手術適應症: 本患者符合下列第 項。
- 主動脈剝離症: A型,即昇主動脈剝離症,可能包含降主動脈剝離症,伴隨或不伴隨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 主動脈剝離症: B型,即降主動脈剝離症,主動脈擴大即將破裂、肋膜腔積血、腹腔臟器或下肢缺血、脊髓神經麻痺 (下肢麻痺)、或持續疼痛。
- 主動脈已破裂。
- 主動脈即將破裂。
2. 主動脈剝離症 (主動脈尚未破裂) 之非手術治療存活率:
| A型 |
B型 |
一個月 |
43% |
91% |
一年 |
39% |
89% |
五年 |
33% |
80% |
3. 主動脈若已破裂之非手術治療死亡率: 接近100%。
二、手術效益: (經由手術,您可能獲得以下所列的效益,但醫師並不能保證您獲得任何一項;且手術效益與風險性間的取捨,應由您決定。)
手術效益: 修補主動脈之破裂處、治療或預防出血。
三、手術風險: (沒有任何手術(或醫療處置)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以下所列的風險已被認定,但是仍然可能有一些醫師無法預期的風險未列出。)
主動脈剝離症手術是一項高難度外科手術,具有相當危險性,部分患者術後可能發生下列併發症:
(1) 手術後死亡 - 手術死亡率的決定因素:
- 手術死亡率係由下列因素決定:
- 病患年齡。
- 病情嚴重度: 主動脈破裂、手術急迫性、主動脈剝離嚴重度、主動脈弓需修補、需作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需作主動脈瓣修補或置換術、心臟衰竭嚴重度。
- 伴隨疾病嚴重度: 周邊血管狹窄或阻塞嚴重度、腦血管病變(即腦中風)、腎臟功能異常、 肝臟功能異常、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
(d) 麻醉危險度。
b. 根據國內外不同文獻報告,主動脈剝離症手術死亡率、手術後長期存活率、及相關後遺症,略述如下: (請注意,本院此項手術死亡率可能略高)
(a) 死亡率: A 型 B型
16~31% 24~66%
伴隨主動脈弓需修補 10~42%
主動脈若已破裂且休克 接近100% 接近100%
(b) 死亡原因:
出血或心臟衰竭 大多數 大多數
腦血管病變(即腦中風或腦出血) 10% 10%
或低氧性腦病變
多器官衰竭
其他
(c) 手術後長期存活率: 1年 66%
5年 46%
死亡原因:
主動脈再剝離或夾層破裂 33%
冠狀動脈病變
頭頸動脈病變
(d) 主動脈夾層擴大 10~50%
(e) 主動脈再剝離 8~21%
(f) 再次主動脈瓣手術 8~29%
(g) 再次主動脈手術 10~26% 6~38%
c. 由您的病情之危險因子,根據國內外不同文獻報告,您接受主動脈剝離症手術後之死
亡率約為 % (死亡率包括手術中死亡、手術後死亡、及因手術後併發症而死亡) 。
(2) 手術併發症 – 根據國內外不同文獻報告,主動脈剝離症手術後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如下:
- 手術後出血: 需輸血,可能再次手術,以便止血,很可能無法止血,死亡率極高。
- 心肌衰竭及低心搏出: 以強心劑治療,死亡率極高。
- 急性心肌梗塞: 以血管擴張劑或強心劑治療,死亡率極高。
- 心率不整: 以抗心率不整藥物治療,可能使用心臟電擊器,可能突然死亡。
- 高血壓: 以藥物治療。
- 呼吸衰竭: 可能長期使用人工呼吸器,可能需作氣管切開術,死亡率為25%。
- 腎臟衰竭: 以藥物治療,可能需作血液透析(洗腎),死亡率為51%。
- 感染症: 以藥物治療。
(a)肺炎或肺擴張不全: 需呼吸治療,可能需氣管內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器、作氣管切開術。
(b)尿路感染症。
(c)菌血症。
(d)胸部傷口感染症: 可能需作傷口清創術、填塞排膿治療,可能需作肌瓣移植術,死亡率為10%。
(e)感染性心內膜炎: 可能需作開心手術、置換瓣膜,死亡率為25%。
- 腦血管病變(即腦中風或腦出血)或低氧性腦病變: 發生率隨病情嚴重度增加而增加以藥物治療,需作復健,可能需作開顱術、可能有後遺症,視盲、半身不遂或成為植物人,死亡率為28%。
- 橫隔膜神經病變: 可能引起肺擴張不全、肺炎、或呼吸衰竭。
- 其他神經病變: 如臂神經叢麻痺、脊椎神經麻痺,以藥物治療,需作復健,可能有後遺症,上肢殘障、雙下肢殘障 (3~7%,尤以B型主動脈剝離症手術發生率較高)、性能力喪失、及大小便失禁。
- 精神異常: 失憶症、譫妄症、加護病房症候群,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以藥物治療,需作精神治療。
- 消化道出血: 以藥物治療,可能需輸血、手術治療。
- 肝功能異常或衰竭: 以藥物治療,可能嚴重黃疸、肝昏迷,可能死亡。
- 胰臟炎: 以藥物、輸液治療,可能手術治療,可能死亡。
- 內分泌系統病變: 如高血糖症、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低下,以藥物治療,可能昏迷或死亡。
- 遲發性心包膜積液、肋膜腔積液、腹腔積液,以藥物治療、插管引流,可能手術治療,可能因休克而造成低氧性腦病變,嚴重時可能死亡。
- 其他偶發之病變: 如腹腔內臟血管(腸繫膜動脈)栓塞、周邊血管阻塞、上下肢缺血症等等,以藥物、輸液治療,可能手術治療,可能截肢、死亡。
- 一般而言,手術中或手術後需輸血,可能過敏、感染、腎臟衰竭、肝衰竭,嚴重時可能死亡。
- 其他與手術無關之疾病: 如感冒、盲腸炎等等,以藥物、輸液治療,可能手術治療,嚴重時可能死亡。
- 手術後,會有咳嗽現象,也會發生傷口疼痛、一側或兩側肋骨疼痛、背部疼痛。
- 手術後,會有傷口疤痕形成,依個人體質不同,疤痕大小、粗細會不同,可能會形成蟹足腫。
※ 人一生所可能發生的疾病都有可能在手術期間發生。
四、替代方案: (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的替代方案如下,如果您決定不施行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可能會有危險,請與醫師討論您的決定)
可能替代方案: 內科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