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距離準醫學中心還有:2916天

:::
中暑防治中心專區

防疫也要小心酷暑,室內也會「熱傷害」!中暑未能及早辨識死亡率5成

發佈者:通資組 發佈日期:2021-07-02
防疫也要小心酷暑,室內也會「熱傷害」!中暑未能及早辨識死亡率5成

資料來源:健康2.0 朱育嫻 報導

報導日期:2021/06/28 15:54

資料網址路徑: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8692

 

過去一年多以來,全球籠罩在COVID-19疫情下,我們的生活習慣受到很大的影響與改變,但氣候的悶熱是不變的,在悶熱的口罩之下,嚴重中暑的個案一樣發生。醫師提醒,在家防疫也要小心室內潮濕悶熱,易造成慢性病老人中暑;另外,在高溫環境工作者,要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遠離熱傷害。

 

室內悶熱造成慢性病者中暑

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提到,一名65歲的患者有高血壓和中風病史,某日氣候炎熱,家中沒開冷氣,室內悶熱,被家屬發現意識不清、體溫高,且有抽搐情形,緊急送急診後,體溫高達43℃且意識不清,給予急救插管、積極降溫;之後因呼吸衰竭、急性腎損傷和橫紋肌溶解症,轉入加護病房;經醫療團隊治療後,9天後才順利出院。

 

中暑未能及早辨識,死亡率達5成

郭婉吟表示,中暑是熱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若未能及早辨識和治療,死亡率可達5成以上。中暑比熱衰竭嚴重,中暑會有中心體溫大於攝氏40℃,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的症狀,像是意識不清、躁動、行為異常、抽搐或昏迷。一般民眾口中常說「我中暑了」,大多指一般熱疾病,多半不是醫學上定義的中暑,因為還沒有中樞神經異常的症狀。

郭婉吟強調,中暑除了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外,也可能造成身體多處器官受損,包含:肺部、心臟、腎臟、肝臟、肌肉、血液等,因此可能造成多重器官衰竭。

 

保持室內良好通風,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若有發現疑似中暑個案時,除了打119盡速送醫外,郭婉吟也提醒,現場先將個案移至陰涼處,遠離高溫的暴露,並可在個案全身灑水,加上風扇吹或是使用浸過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放置頸部、腋下和鼠蹊部的方式來降溫。

 

郭婉吟說道,中暑雖會致命,但卻是可以預防的!除了提高警覺,若工作會暴露高溫環境,要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隨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並增加休息時間和次數。在高溫的季節,若家中有慢性病的老人,需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因悶熱潮濕造成中暑。

◎ 資料來源/奇美醫院

瀏覽人次:453更新日期:112-09-12
瀏覽人次:453更新日期:1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