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距離準醫學中心還有:2893天

:::
精神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調適

發佈單位:通資組 發佈日期:113年02月19日

一、何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由一件可怕的事件發展而來的。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起因可能為威脅到某人或其身邊的人的生命的事件,除了經歷戰爭的軍人,還有暴力攻擊如搶奪、強暴、或施虐,受虐兒童、嚴重的意外如車禍以及自然災害。通常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對其不幸的遭遇會有揮之不去的恐怖思想和記憶。會有下列症狀:一、創傷事件的影像、思考和感受屢次重複出現在腦海和噩夢中。二、持續避免接觸與創傷有關的事物。三、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情緒上或認知上的負面改變,如 : 無法回憶創傷事件的重要片段。四、過度警覺反應,以致無法入眠,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易發怒,這些症狀的持續將導致個人社交、家庭和職業功能重大失衡。

二、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目的是多方面的,包括降低痛苦的症狀,減少退縮行為,改善麻木、疏離、與憂鬱,減輕過度的亢奮。另外的一個目的則是降低衝動、攻擊和治療精神病症狀或解離狀態。藥物治療要發揮效果必須病人有服藥的意願。藥物治療可分為抗鬱劑、抗焦慮劑與助眠劑。
抗鬱劑: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開放性研究皆顯示明顯的症狀改善。這些研究的結論為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改善效果頗佳。
抗焦慮劑與助眠劑:有高度焦慮、緊張、激覺、容易受到驚嚇等症狀,可服用抗焦慮劑。如果必須處理失眠時建議使用助眠劑。
心理治療:心理輔導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有助益,搭配藥物治療,治療效果會更有效。

結論:

國際及台灣社會近年來重大災難頻傳,如火車出軌、火災、戰爭、暴力事件的發生。歐美各國災難創傷專家探討大型災害與創傷後的主要介入原則,與會專家共同討論出五項可以幫助創傷者的恢復原則,簡稱「安、靜、能、繫、望」。對於傷害,人類有自然復原的能力。急救是讓傷害不再擴大,讓人體自然療癒的能力發揮作用。然而若身心不適症狀持續,也需要接受評估及治療,腦神經內分泌之損傷不可忽視,生物性如藥物治療的介入更是需要,早期接受治療,可預防創傷後壓力疾患延續。

瀏覽人次:1,399更新日期:113-02-19
瀏覽人次:1,399更新日期:1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