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距離準醫學中心還有:2853天

:::
藥劑科

[用藥指導] 醫療衛教與常識–不良反應藥小心

發佈單位:通資組 發佈日期:112年08月06日

不良反應藥小心–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看了病,拿了藥回家服用後,好像有點發燒、頭痛、喉嚨痛、嘴巴破,似乎是感冒了?……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真把這種情況當成是感冒,過幾天就好了,很可能會因為輕忽的結果而導致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喔!

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稱SJS),最早於1902年由美國小兒科醫師 Stevens與Johnson共同提出,兩位兒童皆出現發燒、糜爛性舌炎、嚴重化膿性的結膜炎與廣泛性的皮膚疹,因而命名。是一種致命的皮膚藥物過敏反應。經衛生署藥政處統計,在所有藥害救濟制度給付案件中,以Carbamazepine,Allopurinol,Rifampin,Sulfamethoxzole+Trimethoprim這些藥物最易造成。

在SJS皮膚的典型症狀出現前1-14天,會先有發燒、咳嗽、嘔吐、腹瀉、疲倦、肌肉酸痛等類似感冒的前兆症狀出現,之後才出現皮膚紅疹,口咽、眼、生殖器、肛門粘膜起水皰然後潰爛。嚴重可能併發肝炎、腎病變或嚴重敗血症而死亡。若再次服用藥品,反應會較為迅速(48小時後)且嚴重。死亡率達3~15%,即使存活,也經常會有眼角膜沾黏受損或其他器官受損的後遺症。

2008年,由台灣中研院、長庚醫院、陽明大學合作的研究團隊,發現具有HLA-B*1502基因者服用Carbamazepine易導致史蒂文斯–強生症候群。在台灣地區,預估每年每百萬人會有八人發生SJS,平均每兩天就會增加一位SJS患者,需要特別小心。

因此,健保署同意給付服用Carbamazepine,Allopurinol藥品的基因檢測費用,如此一來即能有效的把關90%可能導致史蒂文強生症候群的病患不至受到危害,但仍有10%的史蒂文強生症候群患者雖不帶此基因,卻也發生嚴重過敏,所以若服藥後一週內,發生類似流感的發燒、喉嚨痛症狀時,都應立即停藥回診。

藥物不良反應可能隨時發生在任何人與任何藥物上,民眾在服用藥物時,應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有出現無預期的反應:像是全身癢、起疹子、嘴巴破、喉嚨腫、發燒等等,若感覺不對勁或是狀況加劇,請立即帶著已服藥物就醫回診,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瀏覽人次:1,197更新日期:112-08-06
瀏覽人次:1,197更新日期:112-08-06